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学会新闻

 

关注

 

关注

牵手鹅岭,星星向荣—— 人体机能与生命健康科技志愿服务团队重医分队用爱与专业点亮“星星的孩子”游园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牵手鹅岭,星星向荣——

人体机能与生命健康科技志愿服务团队重医分队

用爱与专业点亮“星星的孩子”游园路

 

 

      11月1日,周六,重庆鹅岭公园丹桂飘香,秋意正浓。一场名为“牵手鹅岭・星星向荣”的特殊游园活动在此温情上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人体机能与生命健康科技志愿服务团队——重庆医科大学分队的师生们,用精心设计的环节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与社会的窗,也为自己上了一堂关于责任与担当的生动一课。

 

     精心筹备:为“星星”铺就一条平缓的融入之路

     “星星的孩子”对世界有着独特的感知,公共场所的喧嚣与陌生,往往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深知这一点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李英博副院长与王岩老师,在活动前便与康复教师反复研讨,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一条平缓舒适的游园路线。从路线规划到游戏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巧思:投沙包、跳格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感统小游戏,却是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环境、释放天性的“金钥匙”。

 

     温情陪伴:一次“放手”,一次“成长”

     本次游园活动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一对一”志愿者结对模式,并创新性地设置了“无家长陪同”环节。这既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独立探索、尝试社交的安全空间,也让长期紧绷神经的家长们得以在等候区安心品茗,享受难得的半日喘息。活动现场,李英博副院长统筹全局,时刻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王岩老师则扎根一线,手把手地指导志愿者如何用温和的肢体语言和鼓励性的话语,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破冰时刻:当“谢谢”声在公园里响起

     “声音再小也很棒!”“说得完整又清楚,100分!”在王岩老师的引导下,志愿者们手持装满小玩具的“抽奖盒”,耐心地鼓励孩子们排队、表达。起初,许多孩子还紧攥着衣角,沉默不语。但在一次次的实践与温暖的鼓励中,奇迹发生了——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眼中开始闪烁着好奇与喜悦的光芒。当一位孩子主动拉起志愿者的手,清晰地喊出“谢谢”时,那份纯粹的感动,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这简单的两个字,是孩子们迈向世界的勇敢一步,也是对志愿者们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

 

     医者仁心:被需要的幸福,是前行最温暖的力量

     返校的地铁上,疲惫与满足交织在志愿者们的脸上。“被需要的感觉原来这么具体。”一句朴素的感慨,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深刻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次深刻的职业精神洗礼。它让未来的医者们提前体会到,医学不仅是冰冷的科学与技术,更是有温度的关怀与陪伴。

 

     大家约定,将把活动中收获的这份温柔与耐心,融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为更有温度、更有担当的医者,用专业与爱心,继续传递这份来自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科技志愿服务的初心与温暖。

 

(供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