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科普专题

 

关注

 

关注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在韶山组织义诊和党建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8月5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在韶山组织义诊和党建主题活动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8月2-3日在韶山组织党建主题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伟大抗战精神。

 

     本次党建由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丁国华教授、副主任委员陈旻教授、孙林教授联合发起,参加人员包括副主任委员刘友华教授、刘华锋教授,常务委员焦军东教授、谭小月教授、王惠明教授、王伟铭教授、肖力教授、余晨教授,委员陈安群教授、刘煜教授、肖湘成教授,秘书周阳副教授、胡继佳副教授,以及专委会的部分党员代表。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因舜帝南巡奏韶乐而得名,近代因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而闻名世界,也是学习我国革命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传承革命精神、感受历史的重要窗口。

 

     8月2日,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办,联合韶山市人民医院开展“情系伟人故里,健康服务韶山”大型义诊活动,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助力基层健康事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公益诊疗服务,传递温暖关怀,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本次义诊汇聚了来自湖北、湖南、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多名医学专家,携带便携医疗设备,为韶山居民提供疑难肾病诊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评估、肾脏相关健康咨询等服务。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秩序井然。老百姓感慨:“专家们大老远来免费看病,真是太感谢了!”义诊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参加义诊的专家们表示:“韶山是革命圣地,我们希望通过义诊回馈这片红色热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次义诊不仅为韶山居民送去了健康,更彰显了社会力量对老区人民的关爱。

 

图1. 参加义诊的全体专家。

 

图2. 专家义诊。

 

     8月3日,专委会组织“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信仰力量”韶山主题党建教育。韶山虽然面积不大,却处处透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仿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厚重。

 

     肾脏专委会的党员和群众代表首先来到“毛泽东广场” 仰望与沉思。广场中央,毛泽东铜像巍然矗立,他身着中山装,目光深邃,遥望远方。许多游客敬献花篮,鞠躬致敬,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

 

图3.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党小组代表在毛泽东广场合影。

 

     随后,大家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沿途可见稻田与农舍,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故居前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这座典型的湖南农家土砖房,陈设简朴,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站在堂屋中,看着那些老旧的桌椅、油灯,不禁想象当年那个心怀天下的少年,是如何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征程。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陈列着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等,系统全面展示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求学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一生。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滴水洞”周边山峦叠翠,溪水潺潺,曾是毛泽东同志1966年回韶山时居住的地方。洞内陈设简单,书桌、木床、台灯,仿佛时间在此凝固。站在洞口远眺,青山如黛,微风拂面,不禁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参会代表们表示,在韶山,我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毛泽东同志从韶山走出去,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而今天的韶山,依然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韶山之行,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坚定的信仰与不懈的奋斗。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应当铭记历史,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供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